吃月餅

吃月餅

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(tǒng)小吃,深受中國人民喜愛。月餅圓又圓,又是合家分吃,象征著團圓和睦,在中秋節(jié)這一天是必食之品。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(jié)所食。據(jù)說中秋節(jié)吃月餅的習俗于唐朝開始。北宋之時,在宮廷內(nèi)流行,但也流傳到民間,當時俗稱“小餅”和“月團”。發(fā)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。時至今日,品種更加繁多,風味因地各異。其中廣式、京式、蘇式、潮式,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。
目錄
1吃月餅營養(yǎng)功效


  月餅內(nèi)餡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種子,如核桃仁、杏仁、芝麻仁、月餅瓜子、山楂、蓮蓉、紅小豆、棗泥等,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植物性的種子含不飽和脂肪酸高,以油酸、亞油酸居多,對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有益;含礦物質(zhì),有利于提高免疫力,預(yù)防兒童鋅缺乏、缺鐵貧血;蓮子、紅小豆、芝麻含鉀很高,置換細胞內(nèi)鈉鹽排出,營養(yǎng)心肌、調(diào)節(jié)血壓;從中醫(yī)角度看,一些原料性溫平居多,強心、鎮(zhèn)靜、安神,一些種子富含維生素E,抗衰老,滋皮膚、烏須發(fā)。月餅可以軟化血管,防止動脈硬化,提高免疫力。


2月餅制作方法

  1.大包酥酥皮制法:用料以5公斤計算,每公斤做12只月餅。先將皮料調(diào)成面團。制皮面團1.6公斤, 油酥面團0.775公斤。將油酥包入皮料,用滾筒面杖壓成簿皮(0.67厘米)。卷成圓形條條,用刀切成10塊,再將小坯的兩端,沿切口處向里邊折捏,用手掌撳扁成薄餅形,就可包餡。要點:油酥包入皮內(nèi)后,用面杖搟薄時不宜搟的太短、太窄,以免皮酥不均勻,影響質(zhì)量。

  2.小包酥酥皮制法:面團和油酥面團制法同大包酥酥皮制法。將皮料與油酥料各分成10小塊,將油酥逐一包入皮中,用面杖壓扁后卷折成團,再用手掌撳扁成薄餅形即可包餡。

  3.制餡:根據(jù)配方拌勻,揉透滋潤即可。下列餡需預(yù)制成半成品:(1)松子棗泥:先將黑棗去核、洗凈、蒸爛絞成碎泥。糖放入鍋內(nèi)加水,加熱溶化成糖漿,濃度以用竹筷能挑出絲為適度,然后將棗泥、油、松子加入,拌勻,燒到不粘手即可。(2)清水洗沙:赤豆9公斤,砂糖15公斤,飴糖1.5公斤,生油2.5公斤,水3公斤,制法與豆沙餡同。(3)豬油夾沙:所用的豆沙與清水豆沙制法相同。具體制法:將豆沙與糖、豬油丁、玫瑰花、桂花拌勻即可。

  4.包餡:先取豆沙餡撳薄置于酥皮上,再取豬油丁、桂花等混合料同時包入酥皮內(nèi)。

  5.成型:包好餡后,在酥皮封口處貼上方型墊紙,壓成1.67厘米厚的扁形月餅坯,每只90克,再在月餅生坯上蓋以各種名稱的印章。

  6.烘烤:月餅生坯推入爐內(nèi),爐溫保持在240℃左右,待月餅上的花紋定型后適當降溫,上下火要求一致,烤6~7分鐘熟透即可出爐,待涼透后下盤。質(zhì)量要求1.色澤:表面金黃油潤,圓邊淺黃,底部沒有焦斑。2.形狀:平整飽滿,呈扁鼓形,沒有裂口和漏底現(xiàn)象。3.酥皮:外表完整,酥皮清晰不亂,沒有僵皮和硬皮。4.內(nèi)質(zhì):皮餡厚薄均勻,無脫殼和空心現(xiàn)象,果料切塊粗細適當。5.滋味:餅皮松酥,有各種餡料的特有風味和正常的香味,無哈喇味和果皮的苦味或澀味。

相關(guān)詞條: